受限空間作業員進入密閉空間作業前,應采取凈化、通風等措施,對密閉空間充分清洗,例如水蒸氣清潔、惰性氣體清洗和強制通風等,以消除或者控制所有存于密閉空間內的職業病有害因素。主要方法有水蒸氣清潔、惰性氣體清洗、通風。
1、水蒸氣清潔
(1)適于密閉空間內水蒸氣揮發性物質的清潔;
(2)清潔時,應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徹底清除密閉空間內的有害物質;
(3)清潔期間,為防止密閉空間內產生危險氣壓,應給水蒸氣和凝結物提供足夠的排放口;
(4)清潔后,應進行充分通風,防止密閉空間因散熱和凝結而導致任何“真空”。在作業者進入高溫密閉空間前,應將該空間冷卻至室溫;
(5)清洗完畢,應將密閉空間內所有剩余液體適當排出或抽走,及時開啟進出口以便通風;
(6)水蒸氣清潔過的密閉空間長時間擱置后,應再次進行水蒸氣清潔;
(7)對腐蝕性物質或不易揮發物質,在使用水蒸氣清潔之前,應用水、或其它適合的溶劑或中和劑反復沖洗,進行預處理。
2、惰性氣體清洗
(1)為防止密閉空間含有易燃氣體或蒸發液在開啟時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可用惰性氣體(例如氮氣或二氧化碳)清洗;
(2)用惰性氣體清洗密閉空間后,在作業者進入或接近前,應當再用新鮮空氣通風,并持續測試密閉空間的氧氣含量,以保證密閉空間內有足夠維持生命的氧氣。
3、通風
(1)為保證足夠的新鮮空氣供給,應持續強制性通風;
(2)通風時應考慮足夠的通風量,保證能稀釋作業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危害物質,并滿足呼吸供應;
(3)強制通風時,應把通風管道伸延至密閉空間底部,有效去除重于空氣的有害氣體或蒸氣,保持空氣流通;
(4)一般情況下,禁止直接向密閉空間輸送氧氣,防止空氣中氧氣濃度過高導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