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操作 起重尾板是什么?
提升尾板又稱汽車升降尾板、汽車尾板,是安裝在車輛上進行裝載、卸載貨物的舉升裝置。其必要部件包括:承載平臺、驅動系統、支撐結構和控制器。
常見的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1。人類不安全行為。
卡車超載。
貨車在裝卸貨物過程中,易造成車輛的車頭翹起和車廂后傾,造成手搖叉車與貨物一起倒在地上砸中作業人員。
提升尾板過載。
吊尾面板存放的貨物超過允許的最大起重質量,同樣會造成貨物傾倒和人員傷亡。
手動叉車的違規使用。
貨主并不是把貨物放在托盤上,而是直接放在手動叉車上,這種放置方式使貨物與手動叉車接觸面過小,容易發生側翻。
以人力承擔貨物的風險。
在卸貨過程中,作業人員冒險用人力支護而不采取緊急避險,極易造成事故。
工區域站人。
起吊尾板作業時,非工作人員進入作業區域,易被起重尾板上的貨物傾倒。
起吊尾板站人。
裝卸貨物時,在起重尾板上裝卸貨物時,作業人員必須手拉起吊車;或在起重尾板上搬運貨物時,工作人員站在起重尾板的邊緣,存在著踏空、跌落和擠壓等危險。
2。不安全的事物。
起吊尾板
液力系統的管路泄漏和液壓油位異常,導致提升尾板無法正常裝載貨物。
吊尾機械連接機構、支撐機構、平臺等部件出現故障,導致起吊尾板在工作中突然傾斜。
手叉車。
在裝卸過程中,由于手動叉車發生液壓缸泄漏、滑輪裝置失效、異物纏繞等故障,導致手動叉車在裝卸過程中發生突然制動而使貨物失穩。
3。不安全環境因素。
土地疏松。
汽車停放在沙地、土壤等松軟的地面上,易造成裝卸過程中車輛大幅度晃動。
光線不好。
操作過程中,照明不佳,導致操作人員看不清吊尾的邊緣。
4。經營缺陷。
沒有受過培訓的員工或未受過裝卸作業的培訓;缺乏或不懂得裝卸貨安全操作知識;安全管理人員在現場工作中缺乏檢查或指導失誤;生產經營單位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企業未對相關方進行必要的安全管理等。
就是因為起重尾板區域裝卸作業中存在這么多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的多發。
貨叉作業“五要”“每天八查”“十不準”
五項必須:
1、在作業現場未與叉車保持安全距離時,應立即停止作業;
2、交叉路口行駛必須減速,鳴笛,進行KY確認;
3、叉車停車停車時,必須熄火、拔鑰匙、拉手剎;
每天的作業前,必須按照點檢的內容仔細點,認真地做作業;
5、叉車操作中發現不正常現象應遵循“停止呼”等原則。
每天八查:
1、檢查冷卻水、機油;
2、檢查手剎、腳剎;
3、檢查頭燈;
四、查轉向燈;
5、檢查倒車燈;
6、檢查倒車蜂鳴器、危險警告燈;
7、檢查風扇窗;
8、檢查外表。
十不準:
1.貨叉升降時不準同時行駛;
2.不得利用慣性卸貨;
3.禁止單叉操作;
4.禁止超負荷運行;
5.禁止使用制動慣性溜放圓形或易卷貨物;
6.不得用貨叉直接鏟運易燃易爆物品;
7.不準在貨叉、貨盤上站人作業,起升貨物后,貨叉下禁止站人;
8.貨物不得超過30CM,不得作長距離行駛;
9.不準用貨叉挑、頂、碰撞貨盤卸貨;
10.不超速、不按貨倉載物行駛限速5KM/h;
操作者三點注意。
1.遠離叉車作業區(包括物料架集中放置區),如下:
(1)不要走捷徑,直接穿過叉車作業區;
(2)不要因疲勞,在料架放置區域內休息;
(3)配合供貨商進行零件確認、檢驗時,不要圖方便,進行叉車作業。
2.在倉庫內行走時要特別注意叉車的危險,包括:
(1)穿過交叉路口或穿越叉車通道時,做好指針確認;
(2)在倉庫走動時,不能邊走邊打電話,或做其他影響注意力的事;
3.叉車駕駛員注意事項:
(1)動車前,確認車輛前后左右無人員,尤其是周圍有障礙物;
(2)行駛時,不超速,轉彎時減速,作點指確認;
(3)貨架、料架等有瑕疵,或擺放不穩時,嚴禁使用;
卸料時,確保卸料架放置牢固,不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