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防治工們發現社群性是它的又一個重要生物特性。也就是說,每一個白蟻群體就好像是一個“白蟻社會”,一個“白蟻王國”一樣。所以,白蟻同蜜蜂、螞蟻等群棲昆蟲都被稱為“社會性昆蟲”。在這些社會性昆蟲中都有明確的分工和嚴格的組織性。一個白蟻群體中有白蟻王和白蟻后,是群體中的一類有能力的白蟻個體。它們是白蟻群體的核心,專司生育繁殖的職能。
就像一個機體的官一樣。在白蟻群體里,它們養尊處優,專門居住在白蟻巢居中的“王宮”里,由許多的白蟻工蟻飼以經過精加工的食物,并有白蟻兵蟻保衛著它們。白蟻群體里還有白蟻工蟻和兵蟻。前者是白蟻群體中數量多的一類白蟻個體,它們擔負著白蟻巢的修建、擴建,開筑白蟻通路,四出尋覓食物、取食、供養白蟻王、后、白蟻兵蟻及其他未成熟的幼白蟻和白蟻若蟲、照料白蟻后產下的粒粒白蟻卵、哺育剛孵化出的幼白蟻等等各種職責。這一類白蟻個體才是造成危害的真正元兇,也是白蟻防治中必須消滅的主要對象。而后者,白蟻兵蟻則轉死保衛白蟻群體的安全,維護白蟻群體中正常的生活秩序,抗御外來入侵者侵入白蟻群體等等,通常只白蟻群體中數量較少,通常不足5%。連累白蟻個體雖然為數眾多,但都沒有生育繁殖能力的“無性個體”,又是永不長翅的“無翅個體”,所以永不出飛。白蟻是自然環境中存在的能夠降解木質纖維素的昆蟲之隸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網翅總目,是一種半完全社會性昆蟲。地球陸地2/3面積上有白蟻分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熱帶和帶地區,各大洲中僅南極洲尚未發現白蟻活動的痕跡。熱帶和帶地區凈初級生產量占到陸地生態系統的50-60%。白蟻巢群中具有多種不同品級的個體,各品級白蟻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白蟻的品級包括繁殖蟻、兵蟻、工蟻和若蟻,繁殖蟻又有原始第1型繁殖蟻和補充第1型繁殖蟻之分。原始第1型繁殖蟻是從母巢中分飛出來的長翅第1型繁殖蟻,后配對脫翅建立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