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工程師(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提出始于20世紀末的美國,近年來在歐美及日本等國家發展迅速。它是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通過建筑信息模型的創建和使用,實現建筑信息有效傳遞和共享的技術,同時也是建筑開發、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及建筑運維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過程和方法,貫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2017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業快速發展,建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吸納了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帶動了大量關聯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要看到,建筑業仍然大而不強,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落后、建筑設計水平有待提高、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工人技能素質偏低等問題較為突出。
BIM技術可提升工程決策、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的管理水平,減少返工浪費,有效的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BIM不僅僅是一項技術,也是產業鏈整合的工具,更是一種管理方式,在我國現階段,越來越多的項目要求有BIM參與。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中,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引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的工程項目已達961個。隨著政策的持續推進,BIM在我國工程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多,BIM不僅幫助建筑業實現現代化管理,還提高了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和核心競爭力,同時還提高建筑業主管部門的管理、決策和服務水平。
為更好的為社會培養BIM人才,促進建筑行業新技術與實施,滿足行業BIM人才的迫切需求,郵電通信人才交流中心經研究決定開展“BIM應用工程師”項目培訓,并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相應水平考試。經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學員由國家郵電通信人才交流中心頒發BIM應用工程師專業技術證書,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